20年历史
500强案例
专做APP小程序/网站开发
,号称日配食品工厂。
30分钟物流:在次日物流和即时物流之间,诞生了一个卖食品、卖餐饮、卖服务为主的30分钟物流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。其中以美团点评,以及阿里的“口碑+饿了么”为代表。
1小时物流VS 2小时物流:未来本地生活服务平台会逐渐长大,品类会拓展,成为小城镇1小时物流生活圈和大城市2小时物流生活圈,像滴滴、顺丰、闪送这样的企业,都有机会来参与竞争。
类似地,我们看到了去年美国出行服务企业Uber送餐收入高达30亿美元。
第7个逻辑:互联网2C业务进化逻辑:社交进化逻辑
互联网广告:早期,大家把电视广告直接搬到了互联网。
新媒体矩阵:后来,微信公众号、头条号、百度百家号这些自媒体兴起,大家都来做新媒体矩阵,爆发了巨大的商业势能。
社会化传播:杜蕾斯、江小白等品牌深谙社会化传播的精髓,吃到了红利。
社交裂变:拼多多、连咖啡等洞察到社交关系链的重要价值,玩转了社交裂变。
超级IP:IP是最终目标,它自带粉丝,自带流量,商业势能巨大。譬如罗辑思维。
第8个逻辑:互联网2C业务进化逻辑:内容进化逻辑
内容型商业在中国还在摸索,刚刚起步。
可以分成两个阶段:
第一阶段:以博主、网红、明星为主,这些KOL先有流量,而后把流量变现,形成带货能力。
第二阶段:未来会以专业买手、设计师为主,这些专业人士先有内容质量与专业性,再反向聚合流量,最终形成带货能力。
目前看起来这条路还比较长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第9个逻辑:互联网2B业务进化逻辑:2C业务中台化
中国的互联网已经从消费互联网发展到产业互联网。消费互联网里,好摘的果子已经摘完了。这时出现了一个有趣的趋势,就是2C业务中台化。
譬如新辣道分离出来一个专门做供应链的信良记;真功夫分离出来一个专门做供应链的功夫鲜食汇,这些或多或少都是冲着美国标杆Sysco西斯科(北美最大的餐饮服务商)去的。
同时,还出现一个趋势,以增长黑客、认知营销等为理论依据的大数据营销、社交裂变也是如火如荼。譬如中信出版社出版杨飞的《流量池》,据说卖到了15万册。
第10个逻辑:互联网2B业务进化逻辑:2B业务价值链重组
第一,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科技进步,推动传统信息服务向数据服务、智能应用转化。
第二,新经济平台化趋势非常明显。阿里的钉钉为企业开放智能营销,科大讯飞开放了语音应用,美团给喜茶、奈雪の茶等提供了新茶饮系统。
第三,传统企业平台化趋势也同样明显。譬如制造业的海尔、酷特智能,传统软件业的广联达,等等,都在向平台化发展。
商业核心是决策,决策核心是认知。
传统企业+互联网,最难的不在于行动,而在于企业家认知的升级。